用AR恢复文物古迹的往日辉煌
前段大火的综艺《国家宝藏》掀起了一阵文物热潮,激发了大家对于文物本身工艺和背后历史故事的兴趣,促使人们去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丸子酱可是期期都追的铁粉啊。
《国家宝藏》也在播出期间,还通过AR拉近文物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那期,通过QQ-AR扫描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图片。
就能让文物在手机上转动起来。
看起来是有点小打小闹。
那么15年,侠侣张昕宇和梁鸿夫妇用光影技术还原的巴米扬大佛,可以说是轰动全球了吧。
还原的一瞬,当地民众1000余名鼓掌欢呼,在佛像前唱歌跳舞,庆祝这一时刻。
文物至今,或因天灾,或因人祸,大多早都没有了当年绚丽多彩的模样。
这时,如果能用AR技术加以还原,使人们不仅对文物创造的瞬间感兴趣,更为文物一路走来的艰辛感慨。
Holoforge
Holoforge与CNRS合作,在Hololens上推出了历史上第一款数字多色恢复功能应用,主要用于文物的色彩修复。
经过他们双方的努力,该应用现在能够恢复著名的阿霍蒙特四世半身像。
在半身像上重叠全息图来展现雕像最初的颜色,体会最原始的美感。
在使用时,不仅仅是颜色,绘画、雕塑、装饰和其他所有细节特点都会被呈现出来。
在未来,Holoforge的负责人表示将会推出更多的文物AR,给参观博物馆带来全新体验。
不过想一想,自己带个Hololens去逛博物馆还是有些费劲的,博物馆也无法提供如此大量的设备。再说,就目前一个文物具备AR功能,的确是有些鸡肋了。早日在手机上推出才是发扬的方向。
这项技术让大家能联想到什么呢?丸子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兵马俑了。
《美国国家地理》复原的兵马俑
鲜艳的颜色经过千年,加上保护的不当,变成了暗淡、无趣的颜色。(什么时候也给兵马俑出个这种AR应用啊,骚紫多好看啊!!!)
如果能给兵马俑也推出类似的方案,应该会给游客们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
其实早在2001年,就有了第一例用AR复原文物古迹的方案。
赫拉神庙
在世纪之初,由EUIST支持的ARCHE0GUIDE项目就用AR技术复原了破败的赫拉庙。
(就是每次奥运会点火的那个神庙)
通过AR头盔,可以将只留存了两个柱子的赫拉庙复原成为当年恢弘的样貌。
还可以在古运动场上看见古希腊运动员比赛的场景。
与绚丽色彩和破石头的反差,赫拉神庙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很简陋了。
不过快20年前的技术,与现在比自然是相差许多。
虽然用AR修复文物古迹将会给游客们带来不一样感官体验和震撼。但是能到古迹或者博物馆现场的人还是十分少的。如何将保存在博物馆的文物带给无法亲身体验的人们,许多博物馆也做出了尝试,像电子博物馆或AR博物馆一类的方案有许多。
BBC
前不久BBC推出的AR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随着BBC最近正在热播的纪录片《文明》(Civilisations),BBC推出Civilisations AR应用,让人们可以在家里看到世界上著名的古代宝藏。
首先用户要选择感兴趣的地点,全球各地都可以。还可以按照主题来进行过滤。(当然英国出的应用,肯定是以欧洲为主)
点击地点后,就可以查看相对应的文物模型了,目前总共有40多件。能够将模型放大6倍来观看,其细节都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在未来会提供更多的文物模型,据Civilisations负责人称,他们已经扫描了来自全球50家博物馆共280件文物。
与文物交互的方式也十分有趣,可以通过spotlight这一工具,看到掩藏在文物底下的秘密。
比如用户可通过x光,看到掩藏在古埃及法老棺材下面的木乃伊。同时还配有音频和文字讲解。
除开这些,Civilisations AR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它可能是第一个同时在ARKit和ARCore上同时登陆的AR应用。
ARKit
ARCore
现在博物馆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人们与文物与历史的交流,数字博物馆和复原的模型或是在文物旁边播放视频都是不错的方式。
AR带来的更多是直接的,强烈的感官刺激。相比于其他方式,AR复原的方案更能勾引起人们对于文物的历史、历程的兴趣。
不过交互的方式,还是需要考虑一下方式,毕竟我们人多啊。
上一篇:桑拿冰浴一起来,芬兰人的心灵疗法
下一篇:多地试水“周末两天半”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