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
首页 / 景点百科

在老城保护中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日前,在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坛上,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十几天前,在江西赣州,他看到一段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墙上关于年代的字样依然清晰。“没有这些文字,这座楼并不比新楼更有价值。”阿来进而想到,一切文化遗产都与它们所处的时代相关。论坛中,与会学者聚焦推动“老城保护与复兴”,围绕学习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文物建筑保护修缮等议题,展开分享交流。   老城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群众情感记忆的载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广汉指出,老城更新应避免陷入“仿古陷阱”,“不能仅保护老城里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还应以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保护老城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孝聪认为,可以用历史地理研究来推动老城保护工作。他举例说,城内旧民居一般来说不可能全保留,但是可以参考历史上的功能配置来分区保护。   文物保护离不开法律护航。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文化室原主任朱兵解读说,新法在保留原法框架结构基础上,把修改重点聚焦在强化完善法律的具体保护规范和措施制度上,修改成果填补了法律空白。针对新版文物保护法中增加的“最小干预”原则,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凌明指出,“最小干预”原则就是要通过最少的人工介入来维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历史原貌。这样可以避免因过度修复对文物建筑造成破坏,覆盖或磨灭历史信息。   “古城留下的不仅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形态,更在于‘人’赋予其的生命力和烟火气。”四川南充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局长张玉杰在分享阆中古城的保护实践时提出,要保持古城的“历史的原真性”和“生活的延续性”。   数字化浪潮也为老城保护提供新的机遇。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指出,数字化技术能跨越地域、文化和代际差异,将文化遗产内涵分享给更多国际友人和年轻人。不少文化场馆借助AI、VR等技术研发导览助手,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既服务了游客,也渐渐成为一种新型文化传承方式。
版权说明:
1.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2.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4.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搜索
热门标签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钟晓芳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刘建新处长 文化部 旅游局 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班子成员 文化旅游部关于线上定房平台监管的规定 中国游客减少 文化旅游部关于城市旅游政策文件 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海南离岛免税多长时间有效 文化旅游部领导成员 私家车的发展 私家车网约车合法吗 出行产业链 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实施时间 空中乘务 幼儿园放鞭炮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文化旅游部关于开设游戏厅消费金额数量限制的规定 文化旅游部关于酒吧 餐吧不属于娱乐场所的答复 文化旅游部关于生态红线内开发旅游 世界旅游组织官网 2020全球旅游业 商旅结合 四川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 风景名胜区条例2024 文化旅游部关于坂田市场整治典型案例 暑期出国游学 文化旅游部最新动态 文化旅游部关于旅拍 中国游客形象 人数突破60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大批英国游客涌入中国 泰国女子团体 泰国女开放吗 文化旅游部办公厅社团主任什么级别 旅游业 复苏 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 暑期旅游出国线路推荐 交通运输部令2021 文化旅游部关于景区安全宣传内容 景区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怎么处罚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违法吗 驶向现代性私家车的车型
最新留言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旅游景点
关注我们
微博

Powered ByZ-Blog.